初战告捷——理工大三期桩基及支护系统顺利完工
发布时间:
2020-07-31 17:17
来源:
新的一年标志着新的开始,2020年1月11日上午10点,武汉市2020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洪山区分会场隆重举行,我司承监的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孵化楼三期项目工程也开始正式施工。

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孵化楼(三期)工程,位于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内,武汉 市洪山区柳园路以西,文治街以北;规划总建筑面积135500.71平方米,地上建筑10966.69平方米;由科技孵化楼(24层)一栋,18#,19#及裙楼共五栋(6层)学生宿舍楼组成;设一层地下室,面积为25832.02平方米,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基础采用静压预制管桩加旋挖钻孔灌注桩组成,其中静压工程管桩2115根,旋挖灌注工程桩285根;支护系统采用旋挖灌注桩加高压旋喷和水泥搅拌粉喷桩组成,其中旋挖灌注桩717根,高压旋喷桩387根,水泥搅拌粉喷桩532根。
然而,在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出现各种问题,为妥善解决相关问题,保证项目现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快项目完成进度,项目监理部作出如下努力:
1、直面突发事件:做好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的准备工作
2020年一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致使项目刚刚起步的桩基及支护工程骤然停止。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援、支持之下,肺炎疫情得到有效缓解。4月8日,武汉正式解除封城令,项目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复产复工准备工作中。项目部全体监理人员在项目负责人王秉坤的带领下,制定疫情防控方案(监理细则)、疫情防控应急预案。项目部参建各方所有人员必须落实五个到位: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环境消杀到位;安全生产到位。在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项目疫情防控工作获得洪山区珞南街及洪山区建管站联合检查组的认可与肯定,复工复产申请通过批准,项目正式复工。

2、运用专业技能:狠抓各分项作业的施工质量
正式复工之后,项目基桩基支护系统工程施工进入正常作业阶段。项目监理部按照规范要求对进场施工的总、分包单位资质及管理人员相关证件进行审核,对现场各类大型机械设备的相关证明文件及操作人员证件进行认真审查核对,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并督促施工方进行取样送检。
静压管桩施工伊始,出现了施工方未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焊桩尖,加节焊缝不饱满;焊接完成后未按要求停放冷却后再行下压;相关材料存在质量缺陷且材料品牌不在建设单位指定范围等问题。监理部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对进场管桩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对管桩外观有龟裂纹、气泡的管桩,要求施工方立即清退。经统计,在桩基及支护系统施工过程中,监理部要求清退的材料有:不符合建设单位指定的钢筋品牌;后压浆水泥;壁厚不达标的注浆管;有裂纹、气泡的预制管桩。

3、协调各方关系:在逐渐磨合中共同前进
开工伊始,由于参建各方互不了解,总承包单位的最终承包模式尚未确定,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出现旋挖灌注桩钢筋笼箍筋焊点偏少,现场无人做送检试;砼塌落度无人检测;进场材料无人报验各种资料无人收集报送;各类方案无人编制等乱象。
面对如此情形,监理部按照规范要求对总包单位提出整改意见,但效果甚微,由此建设单位对监理部工作颇有微词,还要求更换和增加监理人员。此外,由于建设单位现场代表业务生疏,经常让监理部执行超出工作范畴内的工作,监理人员承担超范围的工作强度,造成监理部与建设单位之间产生对立情绪。
在此敏感时刻,我司领导给予了监理部极大地支持与帮助,我司总工程师陈继东率专业人才,为解决桩基及支护系统施工中的疑难问题提出了有效建议,受到建设单位的认可和好评,双方的紧张关系得以缓解。我司副总经理陶总等多位领导也多次来到项目现场协调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关系,阐明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及时增派监理人员,充实监理部力量。各位领导还对监理人员的工作充分肯定,并鼓励项目监理人员拥有大局观,敢担当,同心协力,高质高量完成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任务。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孵化楼(三期)项目工作开展并不顺利。但是,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下,在项目监理部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参建各方的协调配合渐入佳境,项目的桩基及支护系统施工任务已圆满完成,初战告捷。监理部全体成员对后续的监理工作也充满信心,并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优质的服务、更严谨的工作态度,投身于之后的监理工作中,不辱使命,展现宏宇人的的专业能力和优良作风,为宏宇公司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相关新闻

工匠兔APP

宏宇学院培训系统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中晟宏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